(翰林版 八年級上學期 第三課)
教學流程
為讓學生能夠先行背書,故本課教學流程有些異動如下:
壹、課文
一、注釋
1.
強調生難字音
2.
補充相近字詞
1.
逐句講解
2.
段落大意
3.
相似文句
4.
修辭技巧
貳、課文賞析
參、課文前哨站-說體簡介
肆、題解
伍、作者
陸、問題討論
柒、應用練習
捌、語文廣角鏡-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
玖、補充-植物的象徵意義
壹拾、
習作檢討
壹拾壹、
學習單檢討
課文的教學,採行實習時教學輔導老師的上課方法:將課文完整板書,逐句講解字詞、句義,再連結相近文義的其他佳句,最後回顧所用修辭法。
本以為這樣的教學會非常耗時,但是實行之後發現因為完整板書課文,學生對於筆記抄寫的對應位置都非常清楚,仿作之下的筆記顯得格外清楚美觀,反而省去了學生不進入狀況的鬼打牆式發問,授課講解的系統系也會隨之提高,往後如遇短篇文言且有大量深層含意的課文,我也會考慮繼續用這樣的方式教學。
教材分享
本課依然選用老梗──學習單。
§ 第一題:請完成以下兩個表格:
植物
|
喜愛者
|
象徵
|
喜愛者多寡
|
支持的證據
|
菊花
|
晉陶淵明
|
隱逸者
|
少
|
陶後鮮有聞
|
牡丹
|
李唐以來世人
|
富貴者
|
多
|
宜乎眾矣!
|
蓮花
|
北宋周敦頤
|
君子者
|
少
|
同予者何人?
|
角度
|
課文
|
引申
|
生長環境
|
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。
|
不同流合汙,不取媚於世。
|
外貌
|
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。
|
胸懷坦蕩、不攀附權勢。
|
香氣
|
香遠益清
|
品德醇美
|
總評
|
亭亭淨植
|
高潔人格令人景仰
|
態度
|
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
|
不敢輕慢戲弄
|
簡單的表格,很容易可以看出學生對課文的了解程度,如表一「支持的證據」該欄位有許多學生誤為:晉陶淵明獨愛菊、世人盛愛牡丹、予獨愛蓮;可能我的說明還不夠詳盡,下次再講到這一課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!
§ 第二題:請跟老師分享一種你喜歡的花吧!記得說明理由喔!
這次將作業方式擴大,除了畫畫以外,亦能以繪畫、剪報、電腦列印等形式呈現,也收到了不一樣的驚喜喔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